去離子水設備中膜分離技術是其至關重要的一點
瀏覽次數:1118次發表時間:2021-01-25
去離子水設備是將陰陽樹脂按一定比例裝置填在同一交換器中,運行前將它他混合均勻。此時被處理水在通過混合離子交換床后,所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立即生成溶解度很低的水,很少形成陽離子或陰離子交換時的反離子。
采用離子交換法,可以把水中呈離子態雜質去除,這一過程是通過離子交換劑進行的,離子交換樹脂具有不同的活性交換基因,又有陽、陰、強、弱之分,一般帶有酸性功能基,能與陽離子交換的物質稱為陽離子交換樹脂,帶有堿性功能基,與能陰離子交換的物質稱陰離子交換樹脂。利用樹脂的不同交換基因的特點,可以進行深度除鹽,制取高純水。
去離子水設備的膜分離技術分析:
去離子水設備運用技術中,膜處理工藝占絕大部分比重,目前市場上穩定運行的設備,98%的離子依靠膜分離去除,泉瑞公司就去離子水設備膜分離技術做個概要的介紹:膜是具有選擇性分離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選擇性分離實現料液的不同組分的分離、純化、濃縮的過程稱作膜分離。
它與傳統過濾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圍內進行分離,并且這過程是一種物理過程,不需發生相的變化和添加助劑。膜的孔徑一般為微米級,依據其孔徑的不同(或稱為截留分子量),可將膜分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根據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其過濾精度較低,選擇性較小。有機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纖維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等。錯流膜工藝中各種膜的分離與截留性能以膜的孔徑和截留分子量來加以區別,下面詳細介紹四種不同的膜分離過程:
1、納濾(NF) 是介于超濾與反滲透之間的一種膜分離技術, 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圍內,孔徑為幾納米,因此稱納濾?;诩{濾分離技術的優越特性,其在制藥、生物化工、 食品工業等諸多領域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2、反滲透(RO) 是利用反滲透膜只能透過溶劑(通常是水)而截留離子物質或小分子物質的選擇透過性,以膜兩側靜壓為推動力,而實現的對液體混合物分離的膜過程。反滲透是膜分離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具有產水水質高、運行成本低、無污染、操作方便運行可靠等諸多優點 ,而成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以及純水制備的*節能、*簡便的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醫藥、電子、化工、食品、海水淡化等諸多行業。反滲透技術已成為現代工業中優選的水處理技術。
3、微濾(MF) 又稱微孔過濾,它屬于精密過濾,其基本原理是篩孔分離過程。微濾膜的材質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有機聚合物有醋酸纖維素、聚丙稀、聚碳酸酯、聚砜、聚酰胺等。無機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屬等。鑒于微孔濾膜的分離特征,微孔濾膜的應用范圍主要是從氣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以及其他污染物,以達到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4、超濾(UF) 是介于微濾和納濾之間的一種膜過程,膜孔徑在0.05um至1000分子量之間。超濾是一種能夠將溶液進行凈化、分離、濃縮的膜分離技術,超濾過程通??梢岳斫獬膳c膜孔徑大小相關的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當水流過膜表面時,只允許水及比膜孔徑小的小分子物質通過,達到溶液的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去離子設備的維護和清潔:
1、當機器在夜間關閉時,石英砂過濾器和活性炭過濾器可以用自來水作為原水進行反洗。由于自來水有一定的壓力,它仍然可以通過加壓水泵體和回流閥進入砂濾器和碳過濾器。
2、根據原水水質和設備運行情況,可根據用戶需要設定自動軟水器的運行周期和時間。3、砂濾器或碳過濾器中的石英砂或活性炭建議每年徹底清潔和更換一次或大約半年。
4、精濾器,每周排水一次,PP過濾器放入精濾器中,每隔1至3個月清潔一次,可拆卸地擰下外殼,取出過濾器,用水沖洗并重新裝入。
5、如果由溫度和壓力因素引起的產水量逐漸減少15%,或當水質逐漸下降超過標準時,反滲透膜需要進行化學清洗。
6、當去離子水設備運行時,由于各種原因可能偶然發生一些故障。問題發生后,應詳細說明操作記錄,并分析故障原因。